在眾多美食漫畫裡面
我特別喜歡美味大挑戰、築地三代目、炒翻天
美味大挑戰對食材與烹飪的知識不斷深入探討,探索的是"吃的價值觀"
而築地三代目則著重在魚,魚的產地、料理、甚至漁業的未來發展都有所涉及,是從"產業面"切入瞭解漁業跟魚的美味
而炒翻天乍看之下是最老套的架構,就是不斷的廚師比賽,此類漫畫是從流浪廚師顏小味開端,到醬太的壽司發揚光大
但是,在這類漫畫之中,個人認為炒翻天在"技術面"的著墨最深(不像醬太一切歸到江戶前壽司的精髓以及虛無飄渺的溫暖人心....)
近來出版的炒翻天第二部:鐵鍋料理王
主角一樣是那個討人厭的秋山醬
在這場比賽之中
他遇到了一個號稱會各種噴烹飪魔法的對手:佐藤田
佐藤田做的這道甜點
在蘋果冰球上裹上糖衣,放進微波爐以500w加熱5秒讓裡面的冰融化
最後這蘋果糖球跟金箔水在口中混成了雞尾酒
漫畫中並沒有直指出這是什麼技巧
只說是"逆向推算的料理"
然而相信有些人必然知道
這種手法正是近年來在國際間引起大熱潮的分子廚藝的手法
說到【分子廚藝】(gastronomie moléculaire)
自然要介紹一下這位西班牙大廚:費朗 安德里阿 (Ferran Adria)
在1997年,他的餐廳「El Bulli」得到了米其林全世界最棒的三家餐廳其中一家的讚譽。
據說現在排隊的人已經排到100年後......(是要幫曾孫訂位嗎?)
分子廚藝擅長於改變食材的物理型態,例如喝酒是把像冰沙的食物放入口中,不僅一下子消失還會噴煙
不過這邊我不打算詳細介紹,有興趣的人可以看香港壹旅遊的這篇食記。
我有興趣的是
西班牙藉助分子廚藝
如何在世界美食市場大有斬獲
說這個之前我們必須知道一下簡單的背景
因為米其林評鑑的緣故
法國菜一直吸引了國際老饕們的眼光
也為法國賺進大筆的觀光美食財
然而西班牙藉由分子廚藝風潮而每年順勢舉辦的西班牙美食高峰會卻正成功的塑造了西班牙的美食光環
進而逐漸與法國美食分庭抗禮
說穿了
這是一整個產業的市場爭奪
反觀台灣
卻不知道怎麼趁機(像西班牙那樣)擬定戰略在世界美食市場打出自身的定位
台北市政府今年舉辦的2009台北國際食尚秀
又是一貫的民粹主義操作
讓市民投票選出心目中的美食(最早牛肉麵節也是這樣操作,選出的第一名也飽受批評)
若是說評鑑,這自然沒有米其林那種公信力
若說是戰略,也根本無法為台灣的食物取得任何定位
我只感覺到
在世界美食市場激烈的競爭風暴裡
台灣人依舊很開心的當個井底之蛙
好奇於身邊的人喜歡吃些什麼
卻失去了所有戰略佈局的思考
「飲食之道,不可以隨眾,尤不可以務名。嘗謂燕窩海參,虛名之士也,盜他味為己味;雞鴨魚豚,豪傑之材也,卓然有自立之味,各成一家。」
清代文學家兼美食家袁枚所寫的《隨園食單》中有以上幾句話,台北市政府的所為,事實上不正是隨眾又務名,不正是一種美食文化的墮落?
足足墮落數百年...............